
【高齡金融法律】長輩不願談、子女也難開口?遺囑與身後事該如何說出口
2025 Sep 16 債務催收詐騙 理財法律 民事刑事訴訟
怎麼開口談寫遺囑這件事?
最近倡導員上課時,都說宣講家庭遺囑常遇到這樣的場景:
如果有一天,長輩突然離世,該怎麼處理他們的遺產、喪葬或醫療後事?
很多人心裡的答案其實都是否定或模糊的。這不只是法律問題,更是親情與愛的延伸。
在傳統家庭裡,談「遺囑」或「身後事」往往被視為禁忌。父母覺得「不吉利」、子女怕被誤會「貪圖財產」,結果大家心照不宣,把問題往後拖。等到意外發生,才發現家人陷入爭執,甚至對簿公堂。其實,提早談、提早規劃,才是真正幫自己與家人省麻煩。
為什麼長輩不想談「遺囑」?
1、覺得觸霉頭
在傳統觀念裡,談遺囑就像觸霉頭,好像在詛咒自己快要走了,所以能避就避。
2、覺得時間還早
不少長輩心想:「我還很健康啊,哪需要現在就想這些?」、「再過幾年再說嘛!」於是就把事情一拖再拖。問題是,意外和疾病往往不會等人,很多來不及說的遺憾就是這樣產生的。
3、怕引發家人不安
有些父母其實心裡也知道要規劃,但是他們怕一旦提出來,子女會以為自己「是不是快不行了?」結果反而引起家人的焦慮,乾脆什麼都不說。
4、害怕子女或親人爭執
還有一種狀況,長輩其實心裡早有打算,但一想到如果公開說出來,可能會讓某些子女覺得偏心,乾脆什麼都不說。這種「怕惹紛爭」的心情,常常讓遺囑被擱置到最後。
為什麼子女也不敢開口?
1、怕被誤會
子女最常擔心的就是:一開口談遺囑,父母就懷疑「你們是在打我的財產主意嗎?」,所以乾脆不提。
2、華人文化禁忌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避開不吉利的話題,尤其是有關死亡的事。許多子女即使心裡清楚父母該規劃,卻覺得自己不能開始這個話題。
3、不知道怎麼開口
有些子女其實很想幫爸媽規劃,但不知道該怎麼切入,深怕一不小心說的不好,場面就尷尬無比。
預立遺囑與預立醫囑:兩大法律工具
很多人誤解遺囑是「死亡的象徵」,但事實上,它是「愛的延續」。
它能確保父母的心意被尊重,也能避免子女爭吵,甚至幫助家人面對醫療與照護的抉擇。
除了遺囑,還有一個重要的安排叫「預立醫囑」。它能讓父母在清醒時,就先決定未來是否接受插管、急救、呼吸器等醫療。這不僅維護了尊嚴,也減少子女陷入兩難。
所以,無論是遺囑還是醫囑,都不該被視為禁忌,而是一份「最後的禮物」,一份安心的保證。
不過預立遺囑和預立醫囑都是法律文件,有一些特定的程序要遵守,如果沒注意到規定和格式,可能會導致文件的無效或爭議。
最好可以諮詢專業的人員,例如律師、公證人或醫療人員,來協助你在文件上的製作與執行,讓文件能夠符合法律的規定和要求,並且具有法律的效力和約束力。
怎麼開口談遺囑?三個小技巧
1、從新聞或別人的故事開始
子女可以用「新聞案例」或「朋友經驗」開頭,比如說:「我看到某某人的家產因為沒寫遺囑,結果該照顧的人沒照顧到,全家人吵成一團,好可惜。」這樣父母比較不會覺得是針對自己。
2、提醒和關心長輩的意願
從關心父母想法,例如:「只是希望未來一切都能按照您的意思。」讓父母願意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以後再慢慢談。
3、用「愛與照顧」的角度
如果遺囑是愛的宣言,相信大家都會樂觀地去規劃。「幫你把心意留下來,照顧你想照顧的人,讓大家以後有個遵循的依據」。當父母理解遺囑是「尊重自己」的方法,而不是「死亡分財產的預告」,接受度就會高很多。
延伸閱讀:代筆遺囑竟無效? 5種遺囑怎麼寫有效?
延伸閱讀:遺囑怕被偷被改?如何保管遺囑的4個方法
和父母談遺囑要注意什麼
和父母聊到敏感的話題,也要注意一些小技巧,分享幾種上課常演練的方式:
- 選對時間地點:避免在長輩不接受或煩躁時談這些話題,挑合適的環境。
- 正面的分享心得:從自己的規劃安排做起,再用溫和正面的話語來討論。
- 尊重與傾聽:不要催促或強迫,給長輩一些思考時間來接受,不要批評不同觀點,尊重每個人的看法或感受。
- 找第三方協助:若家庭意見分歧,可邀律師、公證人、甚至信賴的親友或專業人士參與諮商,增加客觀性和公信力。
遺囑是愛的延伸
以上是一些和長輩談遺囑和身後事要注意的事,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你可以照自己家人的實際情況,適當地運用,才會有比較好的結果。
和父母談「遺囑」或「身後事」不是觸霉頭,而是一份尊重,也是一份貼心的照顧。不論你是子女還是父母,主動開口、提早規劃,就能讓未來少一點爭吵,多一份安心。
加注警語:本文內容僅供讀者為一般性參考,個案仍需經您諮詢專業人士以評估能否適用,因此,我們建議您應就遇到的問題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如您有法律問題,請加王律師 LINE官方帳號,預約付費法律諮詢。

Rita橘子姐|熟齡理財法律YouTuber
HI,我是Rita橘子姐。因為疫情開始斜槓中年,50+踏上自媒體之路,經營YouTube頻道,2年累積4萬訂閱。
曾經是2家國際資產管理公司營運長,現在擔任顧問講師,分享熟齡族常見的財務與法律問題,把困難的案例,轉化為實用、易懂、且有溫度的分享,陪你在人生下半場做出更聰明的選擇!
歡迎訂閱"熟年理法院",一起打造晚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