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姐的熟年理法院
0
  • 登入
  • 關於我們
  • 部落格文章
  • 服務項目
  • 商品服務
  • 聯絡我們
  • 註冊
  • 登入
  • 0
橘子姐的熟年理法院
  • 關於我們
  • 部落格文章
  • 服務項目
  • 商品服務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理財法律 (343)
    • 債務催收詐騙 (28)
    • 民事刑事訴訟 (31)
    • 退休保險理財 (61)
    • 婚姻家事遺產 (92)
  • 終身學習 (193)
    • 個人品牌 (85)
    • 好書分享 (9)
  • 樂活旅行 (6)
  • 退休好生活 (8)
  • 好物嚴選 (3)
離婚協議 (1) 離婚訴訟 (1) 扶養費 (1) 個人品牌 (10) 熟年學習 (8) 網站經營 (1) 詐騙法律 (2) 詐騙手法 (1) 詐騙律師 (1) 高齡金融 (0) 意定監護 (2) 高齡金融法律 (1) 遺囑 (1)
  1. 首頁
  2. 文章創作
  3. 【高齡金融法律】長輩不願談、子女也難開口?遺囑與身後事該如何說出口

【高齡金融法律】長輩不願談、子女也難開口?遺囑與身後事該如何說出口

2025 Sep 16 債務催收詐騙 理財法律 民事刑事訴訟
內容目錄
  1. 怎麼開口談寫遺囑這件事?
  2. 為什麼長輩不想談「遺囑」?
    1. 1、覺得觸霉頭
    2. 2、覺得時間還早
    3. 3、怕引發家人不安
    4. 4、害怕子女或親人爭執
  3. 為什麼子女也不敢開口?
    1. 1、怕被誤會
    2. 2、華人文化禁忌
    3. 3、不知道怎麼開口
  4. 預立遺囑與預立醫囑:兩大法律工具
  5. 怎麼開口談遺囑?三個小技巧
    1. 1、從新聞或別人的故事開始
    2. 2、提醒和關心長輩的意願
    3. 3、用「愛與照顧」的角度
  6. 和父母談遺囑要注意什麼
  7. 遺囑是愛的延伸

怎麼開口談寫遺囑這件事?

最近倡導員上課時,都說宣講家庭遺囑常遇到這樣的場景:
如果有一天,長輩突然離世,該怎麼處理他們的遺產、喪葬或醫療後事?
很多人心裡的答案其實都是否定或模糊的。這不只是法律問題,更是親情與愛的延伸。
在傳統家庭裡,談「遺囑」或「身後事」往往被視為禁忌。父母覺得「不吉利」、子女怕被誤會「貪圖財產」,結果大家心照不宣,把問題往後拖。等到意外發生,才發現家人陷入爭執,甚至對簿公堂。其實,提早談、提早規劃,才是真正幫自己與家人省麻煩。

為什麼長輩不想談「遺囑」?

1、覺得觸霉頭

在傳統觀念裡,談遺囑就像觸霉頭,好像在詛咒自己快要走了,所以能避就避。

2、覺得時間還早

不少長輩心想:「我還很健康啊,哪需要現在就想這些?」、「再過幾年再說嘛!」於是就把事情一拖再拖。問題是,意外和疾病往往不會等人,很多來不及說的遺憾就是這樣產生的。

3、怕引發家人不安

有些父母其實心裡也知道要規劃,但是他們怕一旦提出來,子女會以為自己「是不是快不行了?」結果反而引起家人的焦慮,乾脆什麼都不說。

4、害怕子女或親人爭執

還有一種狀況,長輩其實心裡早有打算,但一想到如果公開說出來,可能會讓某些子女覺得偏心,乾脆什麼都不說。這種「怕惹紛爭」的心情,常常讓遺囑被擱置到最後。

為什麼子女也不敢開口?

1、怕被誤會

子女最常擔心的就是:一開口談遺囑,父母就懷疑「你們是在打我的財產主意嗎?」,所以乾脆不提。

2、華人文化禁忌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避開不吉利的話題,尤其是有關死亡的事。許多子女即使心裡清楚父母該規劃,卻覺得自己不能開始這個話題。

3、不知道怎麼開口

有些子女其實很想幫爸媽規劃,但不知道該怎麼切入,深怕一不小心說的不好,場面就尷尬無比。

預立遺囑與預立醫囑:兩大法律工具

很多人誤解遺囑是「死亡的象徵」,但事實上,它是「愛的延續」。
它能確保父母的心意被尊重,也能避免子女爭吵,甚至幫助家人面對醫療與照護的抉擇。
除了遺囑,還有一個重要的安排叫「預立醫囑」。它能讓父母在清醒時,就先決定未來是否接受插管、急救、呼吸器等醫療。這不僅維護了尊嚴,也減少子女陷入兩難。
所以,無論是遺囑還是醫囑,都不該被視為禁忌,而是一份「最後的禮物」,一份安心的保證。
不過預立遺囑和預立醫囑都是法律文件,有一些特定的程序要遵守,如果沒注意到規定和格式,可能會導致文件的無效或爭議。
最好可以諮詢專業的人員,例如律師、公證人或醫療人員,來協助你在文件上的製作與執行,讓文件能夠符合法律的規定和要求,並且具有法律的效力和約束力。

怎麼開口談遺囑?三個小技巧

1、從新聞或別人的故事開始

子女可以用「新聞案例」或「朋友經驗」開頭,比如說:「我看到某某人的家產因為沒寫遺囑,結果該照顧的人沒照顧到,全家人吵成一團,好可惜。」這樣父母比較不會覺得是針對自己。

2、提醒和關心長輩的意願

從關心父母想法,例如:「只是希望未來一切都能按照您的意思。」讓父母願意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以後再慢慢談。

3、用「愛與照顧」的角度

如果遺囑是愛的宣言,相信大家都會樂觀地去規劃。「幫你把心意留下來,照顧你想照顧的人,讓大家以後有個遵循的依據」。當父母理解遺囑是「尊重自己」的方法,而不是「死亡分財產的預告」,接受度就會高很多。

延伸閱讀:代筆遺囑竟無效? 5種遺囑怎麼寫有效?
延伸閱讀:遺囑怕被偷被改?如何保管遺囑的4個方法

和父母談遺囑要注意什麼

和父母聊到敏感的話題,也要注意一些小技巧,分享幾種上課常演練的方式:

  1. 選對時間地點:避免在長輩不接受或煩躁時談這些話題,挑合適的環境。
  2. 正面的分享心得:從自己的規劃安排做起,再用溫和正面的話語來討論。
  3. 尊重與傾聽:不要催促或強迫,給長輩一些思考時間來接受,不要批評不同觀點,尊重每個人的看法或感受。
  4. 找第三方協助:若家庭意見分歧,可邀律師、公證人、甚至信賴的親友或專業人士參與諮商,增加客觀性和公信力。

遺囑是愛的延伸

以上是一些和長輩談遺囑和身後事要注意的事,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你可以照自己家人的實際情況,適當地運用,才會有比較好的結果。
和父母談「遺囑」或「身後事」不是觸霉頭,而是一份尊重,也是一份貼心的照顧。不論你是子女還是父母,主動開口、提早規劃,就能讓未來少一點爭吵,多一份安心。


加注警語:本文內容僅供讀者為一般性參考,個案仍需經您諮詢專業人士以評估能否適用,因此,我們建議您應就遇到的問題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如您有法律問題,請加王律師 LINE官方帳號,預約付費法律諮詢。

加入好友

about-rita

Rita橘子姐|熟齡理財法律YouTuber
HI,我是Rita橘子姐。因為疫情開始斜槓中年,50+踏上自媒體之路,經營YouTube頻道,2年累積4萬訂閱。

曾經是2家國際資產管理公司營運長,現在擔任顧問講師,分享熟齡族常見的財務與法律問題,把困難的案例,轉化為實用、易懂、且有溫度的分享,陪你在人生下半場做出更聰明的選擇!

歡迎訂閱"熟年理法院",一起打造晚美人生

訂閱 Youtube   追蹤FB粉絲團
  • 遺囑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保險理財|保險存摺一站查詢全部投保資料,不怕找不到保單

  • 2022 Jun 01

房子也會被偷走?必懂的8種不動產詐騙與防詐方法!

本篇整理8大不動產詐騙手法與5道防詐對策,包含地面師、假買方奪屋、假檢警騙房等,教你開通地籍異動即時通、辦預告登記,守住房產安全,有房地產的你一定要看!

  • 2025 Jun 02

被性騷擾該怎麼辦?4個處理重點,和7個舉證的方法

  • 2023 Jun 24

【離婚房子是誰的?】夫妻談離婚,房子怎麼分?2步搞懂如何分配財產 #Youtube65

  • 2022 Aug 21

特留分是什麼?父母偏心?財產傳承只給兒子,女兒沒有分?#YouTube42

  • 2022 Feb 14

朋友欠錢不還沒借據,不知道地址身份證,可以申請支付命令提訴訟嗎?#YouTube38

  • 2022 Jan 17

關於我們

  • 橘子姐Youtube
  • 橘子姐FB粉絲團
  • 王冠瑋律師

服務項目

  • 熟年法律諮詢
  • 熟年課程講座
  • 常年法律顧問

聯絡我們

  • Email: hi.ritachang@gmail.com
  • 地址: 106 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10樓/18樓
  • 公司名稱: 大成台灣律師事務所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橘子姐的熟年理法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