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齡金融法律】未辦繼承登記,會拍賣充公?如何拿回繼承遺產
2025 Jun 11 理財法律 婚姻家事遺產
新聞: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沒辦繼承登記72,000筆
法律課程談到「地面師詐騙」,詐騙集團就是根據內政部每年公告的未繼承登記房地產,當作下手詐騙的目標。沒想到今年(2025年)內政部剛公告,未辦繼承登記的案件又增加了。
- 全國逾期未辦繼承登記的土地 高達 72,000 筆,建物也有 近5,000戶
- 土地面積約 3,400公頃
- 估算總價值高達 992億元
這代表太多人忽略沒去辦繼承登記,讓大筆遺產面臨被充公的風險!
家人談不妥,房產沒辦繼承登記,竟然被拍賣了?
最近有位朋友來諮詢,他和兄弟姐妹繼承了父親的土地,但是當初無法達成遺產分割協議,就一直沒有處理這筆遺產。
有一天他們收到通知,說他們繼承的土地已經被賣掉了。這才讓他們覺得大事不妙,趕快詢問律師該怎麼辦,希望能夠拿回父親的遺產。
你可能覺得奇怪,明明土地都有繼承人了,遺產怎麼會被充公呢?
其實根據台灣現行法律,不只是「沒有繼承人」的遺產才會被充公,只要繼承人一直不去辦理繼承登記,遺產也有可能被歸入國庫!
6個月內要辦理好繼承登記
《土地法》第73條規定,土地或建物權利人死亡後,繼承人應於 6 個月內向地政事務所申請繼承登記,逾期申請者,最高甚至可處 20倍登記費額之罰款。
若超過 1 年仍未辦理繼承登記,地政機關會於每年 4 月 1 日公告繼承人於 3 個月內聲請登記。公告期滿後仍未辦理,不動產將會被列冊管理 15 年;期滿後還未登記,就可能由國有財產署公開標售。
3階段避免遺產被列冊、拍賣、充公
1、一年內沒登記 → 列冊管理
若真的不小心疏忽了也別擔心,地政事務所通常會主動通知繼承人,並公告提醒辦理繼承。但如果還是沒有人去辦登記,一年後會被列冊管理。
在「列冊管理」的 15 年內,繼承人只要辦理登記,就能取回對不動產的所有權。
2、列冊 15 年後 → 公告標售
如果超過 15 年仍未登記,地政機關會將該不動產移交財政部國產署「公開標售」。
不過,在2022年針對土地法的優先購買權有修法。修法後,修法後有一項重要的補救機會:地政機關會書面通知繼承人辦理繼承登記,
· 公標售公告期間由30日延長為3個月
· 優先購買期限由原本 10 日延長為 30 日
也就是說就算被賣掉了,繼承人可以在決標後的30日內主張優先購買權,將遺產重新買回。
3、已標售 → 價金存國庫,10 年內可領回
如果遺產已經被公開標售賣出,繼承人也沒有去主張優先購買權,就無法取回原本應該繼承的不動產。不動產拍賣的價金會存放在國庫專戶,繼承人需在 10 年內領取應繼分價金,否則會被視為放棄,充公入國庫!
家人談不妥?先辦繼承登記,以後再分割遺產
1、繼承人數眾多或意見不同
如果繼承人數很多,或是大家意見不同,才沒去辦繼承,你可以:
- 先由其中一人或數人代表全體繼承人,先行辦理「公同共有登記」;
- 待達成共識後,再辦理分割,不要什麼都沒做!
簡單來說,雖然繼承土地,政府提供了非常長的時間給繼承人緩衝,但如果真的「拖太久」,那麼的結局就是收歸國庫。畢竟26年了,房屋土地給你你不要,拍賣折現你還是不要,資產不可能一直沒歸多,當然就會充公了。
2、案例20年沒辦繼承的遺產怎麼辦?
回到吳先生的案例,他的繼承土地已經快20年了,要如何取回被列管的遺產呢?
- 若還在15年內列冊管理期間,只要儘快辦理繼承登記即可。
- 若土地已經被標售,他可在 10 年內到國庫專戶領取拍賣所得的應繼分價金。
- 但如果已經超過 10 年也沒領,就真的歸國庫所有了!
從以上的案例,我們知道沒有繼承人的財產可能被充公,即使有繼承人,但如果不積極辦理繼承登記,超過一定期限後,遺產也有可能被充公。
所以要提醒大家:「房子沒賣,財產不見」,每年全台發生這麼多充公的案件,我們真的要留意辦理繼承時間的限制,別讓長輩辛苦一輩子留下來的遺產,最後變成國庫的充公!
加注警語:本文內容僅供讀者為一般性參考,個案仍需經您諮詢專業人士以評估能否適用,因此,我們建議您應就遇到的問題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如您有法律問題,請加王律師 LINE官方帳號,預約付費法律諮詢。

Rita橘子姐|熟齡理財法律YouTuber
HI,我是Rita橘子姐。因為疫情開始斜槓中年,50+踏上自媒體之路,經營YouTube頻道,2年累積4萬訂閱。
曾經是2家國際資產管理公司營運長,現在擔任顧問講師,分享熟齡族常見的財務與法律問題,把困難的案例,轉化為實用、易懂、且有溫度的分享,陪你在人生下半場做出更聰明的選擇!
歡迎訂閱"熟年理法院",一起打造晚美人生